洛阳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0-15浏览次数:49


一、引进类别和条件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分为四类:高水平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专业带头人。

各类人才均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能胜任本职工作;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一)高水平人才

按照《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豫人才〔2017〕5号)文件中规定的A类人才、B类人才、C类人才标准执行。

(二)高学历人才

根据业绩情况,分为A类博士、B类博士、C类博士、优秀硕士。

1.A类博士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者,年龄放宽到不超过45周岁。

理科、农科、工科、医科、人文社科类博士至少具备下列业绩5项中的2项,并提供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代表性论文和科研等,经学校认定业绩须同时达到我校教授职称评审的教研和科研业绩条件。

(1)国内一流学校或一流学科的博士毕业生,或海外知名大学博士毕业或博士毕业具有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任职一年以上经历,或博士毕业具有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一年以上经历。

(2)国家级项目主要完成人(限前2名)或省部级项目主持人。

(3)理科、农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在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工科、医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在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SCI或A&HCI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或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板)独立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板)独立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人文社科类紧缺专业(学校每年研究引进人才计划时同时研究决定)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SCI或A&HCI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板)独立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板)独立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4)理科、医科、农科类博士横向入我校经费不少于50万元,工科类博士横向入我校经费不少于80万,人文社科类博士横向入我校经费不少于30万,以与合作单位协议和入校到账经费认定。

2.B类博士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且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者,年龄放宽到不超过50周岁。

具备下列业绩,并提供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代表性论文和科研等,经学校认定业绩须达到我校副教授职称评审的教研和科研业绩条件。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及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胜任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3.C类博士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且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年龄不超过45周岁。

4.优秀硕士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且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优秀硕士须具备下列1至4条件中1项: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及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SCI三区及以上收录1篇。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我校认定的国家级及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同时个人(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3)个人(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4)主持完成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

(三)高技能人才

具备以下称号或奖励中的一项:

“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中原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获评“中原大工匠”或“河洛大工匠”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其他经学校研究同意的我校特殊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四)紧缺专业带头人

在高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副高、正高级职称(须达到我校副教授、教授职称评审的教研和科研业绩条件)人员,副高级职称人员不超过45周岁,正高级职称人员不超过50周岁。其他经学校研究同意的我校特殊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带头人。

二、支持政策和待遇

(一)高水平人才

引进的高水平人才,须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服务期不少于8年。待遇按照同城本科高校同类人才最高待遇标准的1.5倍商定,或者按不低于下表标准商定。学校急需的高水平人才按照“一人一议”、“一事一议”的方式商定。

序号

类别

A类人才

B类人才

C类人才

1

安家费

1000

200

100

2

科研启动费

理工农医类

1000

200

100

人文社科类

500

100

50

3

绩效工资(聘期)

专业技术一级待遇

专业技术二级待遇

专业技术三级待遇

4

人才津贴(聘期)

50000/

15000/

5000/

5

租房补贴(发放满3年停发)

6000/

5000/

4000/

6

聘期考核合格发购房补贴

1000

200

100

7

聘期

8

8

8

说明:

1.安家费发放:安家费来校当年发放60%,三年考核期满且考核合格发放20%,六年考核期满且考核合格发放20%。

2.配偶安置:按照洛阳市相关规定执行。

3.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4.每人配备独立高水平人才工作室和办公家具。

5.学校原有人才达到A类、B类、C类人才条件的,可重新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享受对应类别人才的科研启动费、绩效工资、人才津贴和聘期考核合格的购房补贴,不享受安家费和租房补贴。

(二)高学历人才

引进高学历人才,须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服务期不少于8年。优秀硕士前3年按聘用服务期协议分年度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优秀硕士下一年度可享受1000元/月人才津贴,人才津贴最多享受3年。考核合格的博士人才待遇按下表标准和说明执行。

序号

类别

A类博士

B类博士

C类博士

1

安家费

50万

25万

10万

2

科研启动费

理工农医类

40万

20万

7万

人文社科类

20万

7万

3万

3

绩效工资(聘期)

专业技术四级待遇

专业技术六级待遇

专业技术七级待遇

4

博士津贴(聘期)

4000元/月

3000元/月

3000元/月

5

租房补贴(发放满3年停发)

3000元/月

提供过渡房

提供过渡房

6

聘期考核合格发购房补贴

50万

25万

10万

7

聘期

8年

8年

8年

说明:

1.安家费发放:安家费来校当年发放60%,三年考核期满且考核合格发放20%,六年考核期满且考核合格发放20%。

2.博士配偶安置:配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35周岁及以下)的,按照招才引智程序引进。配偶不具备以上引进条件的,可委托劳务派遣公司安排工作。

3.帮助博士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4.每名博士报到后,配备15000元标准的办公家具。

5.学校现有其他形式入校博士,且没有签订博士聘用服务期协议的,可经个人申报、学校职称评审(推荐)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达到上述各种类别博士业绩条件的,确定按某类博士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可对应享受各类别博士的科研启动费和博士津贴,不享受安家费和租房补贴等其他待遇。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现有博士享受校内绩效工资时,按照就高标准执行。8年内完成相应类别博士工作任务的,发放相应类型的购房补助。学校在职攻读博士毕业返校后,按本条规定执行。

(三)高技能人才

引进高技能人才,须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服务期不少于8年。工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校内绩效工资按聘用岗位级别发放或者比照相应岗位级别发放,其中达到洛阳市D类人才的高技能人才按专业技术四级岗位标准执行。

(四)紧缺专业带头人

引进紧缺专业带头人,须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聘用服务期不少于8年。紧缺专业带头人前3年按聘用服务期协议分年度进行考核,从第4年起按学校聘用岗位的岗位职责考核,工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校内绩效工资按聘用岗位级别发放,非高校职称系列人员三年内须完成转评高校职称系列。

三、引进程序

按照《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中规定的考核招聘方式进行引进。考核合格人员由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同意,并予以公示,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高水平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专业带头人未涵盖的特殊急需紧缺人才,或者超年龄的特殊急需紧缺人才,经学校研究同意的,按上述引进程序引进。

四、管理与考核

(一)实行以学校层面为主导、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对引进人才实行协议管理,以协议方式明确双方职责。人事处负责签订聘用服务期协议,二级教学单位负责日常管理。

(二)学校对引进人才按《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考核办法》和聘用服务期协议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聘用、职务晋升、配套科研经费和发放各项待遇的依据。

(三)在聘用服务期内,原则上不批准引进人才提出的辞职、离职、脱产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离等申请。

(四)引进人才在聘用服务期内提出终止协议,或因考核不合格、违反学术道德、触犯刑律、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行为被学校解聘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按协议约定退还相关待遇。

五、其他

1.引进人才符合洛阳市相关政策的人员可同时享受洛阳市相关政策待遇。

2.以上所有待遇均为税前。

3.引进人才的原有职称需我校重新认定,符合相应条件的方可直接聘任。

4.非高校系列职称人员,从入职手续办理后开始计算,三年内须按照学校自主评审职称的条件完成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转评。

5.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计算的起始时间以签订的聘用服务期协议要求为准。

六、招聘计划及报名方式

1.招聘计划:高水平人才和博士数量不限,其他人才需求数量按照学院相关招聘计划执行。

2.申报人员所学专业为已开设专业(课程)的相关专业。符合引进条件的个人可联系相关二级教学单位。


二级教学单位名称

已开设专业(课程)

联系方式

简历投递邮箱

护理学院

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张老师:13949263434

lzyrscsz@126.com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中医学、医学营养

赵老师:0379-62231761

lzyrscsz@126.com

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赵老师:0379-62231761

lzyrscsz@126.com

食品与药品学院

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临床诊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学

董老师:0379-62305538

lzyrscsz@126.com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陈老师:0379-64185711

lzyrscsz@126.com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史老师:15138797902

lzyrscsz@126.com

信息技术与城建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夏老师:15937966336

lzyrscsz@126.com

会计学院

税务、财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管理

王老师:0379-63281576

lzyrscsz@126.com

商学院

电子商务技术、互联网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

王老师:0379-63996572

lzyrscsz@126.com

文化与旅游学院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

王老师:0379-63521928

lzyrscsz@126.com

戏曲艺术学院

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

王老师:15236279866

lzyrscsz@126.com

文物保护考古学院

文物考古技术、石窟寺保护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

杨老师:18638863371

lzyrscsz@126.com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相关专业(课程)

吕老师:13525406603

lzyrscsz@126.com

体育教学部

体育相关专业(课程)

孔老师:15139974628

lzyrscsz@126.com

公共基础教学部

中文、数学、英语、心理学相关专业(课程)

谭老师:13653899527

lzyrscsz@126.com

 


3.报名入口:http://139.155.176.200/zpNew

4.联系部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联系电话:0379-62233835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科技大道6号

  邮政编码:471000

上一篇:下一篇: